查看原文
其他

三哥,勿谓言之不预也

2017-07-05 群刀乱侃 补壹刀


中印边界对峙持续发酵,双方仍在僵持。事实上,在中印争议地区,发生摩擦并不是件很稀奇的事,2013年的“帐篷对峙”事件至今令许多人记忆犹新。


恶人先告状


2013年4月23日,《印度时报》率先援引军方人士的消息报道,约50名中国士兵在4月15日晚“越过边界”10公里,“入侵”了克什米尔地区印控拉达克以东的比尔特地区,并在次日安营扎寨。


印军随后向该地区增派了包括一个步兵团在内的大量兵力,并在中国军队营地不远处驻扎对峙。印藏边境警察竖起了写有中英文的旗,提醒中国部队“遵守和平协议并要求他们退回中国境内”。两军之间据称相隔仅300米。


印度媒体发布的照片


这则报道无疑像是在国际上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在东西方世界里都引发高度关注。中印存在领土纠纷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尽管中国外交部反复澄清,中国边防部队没有越过实控线一步,但印度各路媒体依然自诩为“受害者”,拿出泼妇骂街的阵仗大肆攻击“中国入侵”。


比如,《印度斯坦时报》在4月28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十分唬人——“天鹅绒手套里的铁拳”。文章认为这次之所以出现帐篷对峙,是因为印度在边境地区加固工事、建设基础设施激怒了中国,中国寻求制造边境冲突来“羞辱”印度。文章还提醒印度政府在处理所谓中国“入侵”问题时要“软中带硬”。


《印度时报》当时曾在同一期报纸的4个版面上,刊登报道中印对峙的文章,俨然就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大”。


由于印度媒体的恶炒,从4月26日开始,印度右翼分子在查谟、新德里等地举行游行示威,抗议中国的“入侵”。


当时的印度反对党们也现了原形,借着对峙事件抨击政府对华软弱。来自印度人民党的前外长辛哈就格外的显眼,他直接把当时的印度政府说成“恶霸”,说“恶霸一旦意识到是在跟一个绝不屈从的国家打交道,马上退缩”。其他不少印度政客也指责政府软弱,有人甚至焚烧总理辛格的画像。


印媒公布的所谓“帐篷对峙”的画面中,其所指“中国军队营地”部分,火炮和卡车全部被指认为印度军队装备。


但实际上,之所以发生这次对峙,原因恰恰出在印度身上。


位于达拉克地区的楚马要塞是近年中印边界摩擦的一个焦点。印度在楚马这个地方修了一个哨所,由于这个地区的争议性,该哨所也是季节性的——夏季为印度控制,冬季为中国军队控制,哨所设施在冬季会被中国军队拆除。2012年,也就是这场对峙发生的前一年,印军试图将楚马哨所永久化,中国军队高度警惕并加强了对该地区巡逻。这也是此次“帐篷对峙”的重要诱因。


印度制作的帐篷对峙位置示意图


印度媒体的恶人先告状实际上是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的。


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是,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让印度人至今耿耿于怀,受害者心理普遍存在,毕竟,中国把当时“堂堂世界第三”、“亚非拉领袖”的印度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在许多印度人、包括精英的内心,中国是印度建国以来对印度“伤害最大”的国家。


除了“受害者心理”导致的过激反应,印度这些年在边境地区也的确有些咄咄逼人。印度在其“十二五计划”和“十三五计划”(2012-2022年)中提出,将新组建总人数达4万人的山地作战部队,其主要作战对象就是中国。印度为此还计划购买大批适合山地作战的武器,包括M777式轻型榴弹炮、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等。


此外,印度还在一些争议地区修建新的机场。在发生这次“帐篷对峙”的争议地区达拉克,印度已经陆续恢复了位于其东北的一些先进降落场,包括诺玛(Nyoma)、道拉伯格玉尔地(Daulat Beg Oldi)以及富克彻(Fukche)的先进降落场。新德里政府还计划将其中诺玛的先进降落场,发展成一个全面的空军基地;而该降落场距离中印实际控制线只有23公里。印度空军参谋长布朗甚至表示,印度空军希望在诺玛建一条长12000英尺的跑道,处理战机和运输机,确保印度拥有“防御和攻击选择”。


小痤疮敷了点膏药


虽然面对诸多批评,但当时的印度政府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理智。总理辛格在4月27日毫无留情的回怼印媒,警告它们不要恶意炒作和挑拨中印关系,强调这次对峙是可被解决的局部问题。


此前两天,当时的印度外长库尔希德也表态称,中印已经启动了边境事务磋商机制,相信能够找到解决办法。他把边界对峙比作中印关系这张脸上的“小痤疮”,“敷一点膏药”即可。


较之印度国内一众“牛鬼蛇神”唯恐天下不乱,中国官方和舆论在对峙事件持续过程中保持了一贯的“有理”“有节”。4月22日至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连续就中印边界局势发表谈话,给对峙事件降温,强调中方尊重和遵守中印边境地区的实际控制线,中国边防部队没有越过实控线。



即便在对峙事件未解决前,中印双方就明确表态,原定的高层互访不会取消。印度外长库尔希德将如期在5月9日访问中国。同时,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也定于5月19日按原计划访问印度。


相互“投桃报李”,极大促进了中印两国政府的外交沟通。当年5月5日,中印军队后撤,双方军队都退到了之前的原点,结束长达三周的对峙,恢复4月15日以前实际控制线存在的状况。



虽然印媒在对峙事件解决后仍然揪着政府的脖领子不放,不断发出“新德里究竟向北京出让了什么”的质疑,甚至极具想象力的营造1962年印军“英勇抵御入侵、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悲壮,希望以此激发民众情绪,可惜无论它们如何鼓噪,“帐篷对峙”事件和平解决的大局已定。


当年5月20日,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访印期间,两国发表《中印联合声明》,指出在边界问题解决前,中印将共同努力,根据已签协议,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这进一步确认了中印双方谋求管控边界分歧的共识。


先礼后兵


这次印度边防军非法越界进入中国领土以来,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已多次就此事做出回应。这几次表态,比当年“帐蓬对峙”时的措辞和定性就严厉多了。


敲黑板,划重点,你们仔细感受一下。


“此次印军越界事件发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已定边界,与以往双方边防部队在未定界地区的边境摩擦对峙有本质不同。”


“我们要求印方立即将越界印方人员撤回到中印边界印方一侧。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再次要求印方遵守历史界约规定,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立即将越界部队撤回到边界线的印方一侧,避免事态越演越烈,陷于更大的被动。”


“我们希望印军个别人能够汲取历史教训,停止发表这种叫嚣战争的危险言论。”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令国际社会大跌眼镜的是,印方此次用非法越界进入他国领土的行径践踏了自己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如果印方不及时纠正错误,如何取信于周边邻国?如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印军非法进入中印边界锡金段已定边界中方一侧,性质非常严重。中方通过外交和边防会晤渠道向印方提出严正交涉。目前,印军仍停留在中国领土上,事态仍未解决。中方再次重申,印方应立即将所有越界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这是解决当前事件的前提和基础,以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态,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展示印度边防人员非法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照片。


先礼后兵,这一向是中国的外交和文化传统。摆事实讲道理,力举证据,好言相劝,该说的中国都说得差不多了。


印度应该能看明白,如果铁了心跟中国死磕,西方世界只会隔岸观火、坐收渔利。他们巴不得这两块崛起的金砖彼此杠上,互相撞碎一角,损伤各自的光彩。近年来中印几次边境对峙,双方都通过和平手段化解了危机,那些看客们还颇为失落呢。


当然,如果三哥敬酒不吃吃罚酒,非要浪费和平解决问题的机会,试探龙哥耐心的底线,那就休怪我们要好好重温一下55年前的往事了。


1962年9月22日,龙哥对三哥说,勿谓言之不预也。


龙哥在江湖上行走多年,这话统共只说过两回。第一回就是那年跟三哥说的。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印军在所侵占领土上的6个旅被摧枯拉朽般的歼灭,中国军队的兵锋,离印度首都仅仅300公里,整个印度陷入恐慌,尼赫鲁总理被迫下台。


其实这段历史,如果不是三哥总是自言自语,梦呓般地说起,龙哥一般都不会多提,毕竟要给三哥留点面子,没必要非得伤了和气。


三哥前两天发狠说,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


OK,康忙北鼻,勿谓言之不预也!!!



往期精彩回顾:

 

印度与中国的差距不是多少年,而是一个毛泽东

 

这次跟以往不同,三哥直接跑进中国领土来叫板了


土改是分水岭,亚洲国家从此走向不同命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